映象财经

一心一意为农民 铸就农行“真铁人”

2016年03月09日 17:22   来源:映象网财经频道 查看原文

农行开封兰考县支行 闫结实

 

 

    映象网讯(记者 陈晓杰 通讯员 杨志勇 郑保国)有人说,他像一缕阳光,为困难的农民朋友带来一份光和热;有人说,他像一滴春雨,为兰考的原野大地带来一丝滋润;有人说,他像一颗焦桐树,在漫天风沙中守护着一抹翠绿。多年来,他用坚持赢得了事业的成功,用勤劳赢得了经营的硕果,用真心赢得了群众的尊重。他就是兰考县支行三农客户经理闫结实同志。自1991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于基层,服务于农民,从2008年9月任兰考县支行三农客户经理至今,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4152笔,金额总计9511万元,无一笔不良,出色地完成了农户小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风险控得住”的管理目标。本人也多次被省市分行评为“四无”三农客户经理、优秀“三农”客户经理,连续六年被支行评为“先进工作者”。2015年,荣获农总行“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吃苦耐劳铸就铁的意志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沐浴着焦裕禄精神成长的闫结实,一直以这句座右铭激励着自己。参加工作以后,凭着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忠于事业的决心,他刻苦学习,克服了学历低、基础差等重重困难,最终娴熟地掌握了计算机办公的基本操作及信贷业务系统操作。为了能把工作干好,他给自己立下一条“铁规矩”:每天早起一点、晚睡一点、中午少休息一点、电视少看一点,每天挤出一个小时时间用于学习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任三农客户经理之初,闫结实对信贷业务还知之甚少,为了不给行里“拖后腿”,他就白天营销客户,晚上加班加点给自己“充电”。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人,在他眼里从没有节假日。长年累月的坚持,绝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为此,同事们还送给他一个“铁人”称号。兰考地域狭长,最远的乡镇距离县支行90多公里,春秋时节风沙割面,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跑遍全县200多个乡村,帮助150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贷款余额占兰考支行农户贷款的48%,并为农户办理利息补贴手续3000多笔,使农户直接受益达150多万元。多年来,他风里来,雨里走,费了多少鞋,湿了几身衣,不得而知,可从他黝黑的脸庞上能看到风沙的印记,从农户们“结实哥”的称呼中,能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情谊。

  坚守品格守护铁的制度

  对于农户贷款业务来说,如何能让贷款“放得出去,收的回来”是一门学问,因为时代在变,人心在变,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了最大限度防控风险,闫结实始终坚持廉洁放贷、按章办贷。他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翻过人情这一页。自觉做到用制度消除特权、用制度堵塞漏洞、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防控风险。闫结实常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工作中只有自己干干净净,真正为农户办实事、办好事,乡亲们才会尊重你的工作,尊重你这个人。”所以这么多年他从不接受农户的吃请,也从未接受过任何的礼品、礼金。

  2012年,孟寨乡孟寨村村民周三,想通过熟人关系,贷款搞运输。当了解到闫结实就是他们乡的管户经理时,多次通过熟人邀请闫结实喝酒,都被拒绝。周三认为,闫结实不为所动是假装的。这些年什么的样的人没见过,就不信“摆不平”他农行一个普通的客户经理。临近春节,周三利用节日迎来送往之际,通过闫结实朋友送去了1000元的购物卡。没想到被原数退回,还弄得朋友很没面子,直埋怨他不讲人情、不食人间烟火。闫结实动情地说:“这个‘人情’讲不起啊!我不能拿国家的钱往‘坑’里扔,贷款就像‘嫁闺女’,必须要慎重,否则就对不起农行对我的信任啊!”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作为一名三农客户经理,闫结实还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存真去伪。

  前些年,兰考县南彰镇南彰村有一组四户联保贷款需要调查。闫结实和同事入户调查的基本情况,符合我行贷款所要求的条件。在回来的路上,闫结实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便和同去的客户经理交换意见,同事说:“这一组贷款绝对没问题,养殖那么多牛,又饲养得那么好,你也看到了!”可职业敏感性还是让闫结实发现了蛛丝马迹,让他产生了怀疑。因为贷户袁绪豪家的墙上贴着一张小孩发的奖状,奖状上的姓氏却不姓袁而是姓陈,这有悖常理!这里会不会有诈呢?于是,他又和同事返回重新调查。原来,那牛不是他的牛,那家也不是他的家,他家根本就没养过牛!闫结实立即退回了该组贷款全部资料,不再办理,并义正言辞的说:“连做人的诚信都没有,我不能把款贷给他。”该客户知道后恼羞成怒,依仗着自己是本地人,社会上混的开,扬言要收拾闫结实,并带了几个人到南彰支行闹事。闫结实没有丝毫畏惧,立即给南彰村支书打电话,客户自知理亏,就灰溜溜地离开了。

  最让闫结实感到犯难的,便是贷款清收工作了,用“早出晚归,风雨兼程”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不管白天黑夜,无论酷暑严寒,他都要深入农户家中调查摸底,按户发出催款通知书,落实农户限期还款计划。他的默默行动,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增强了农户按期还款的责任心。许多农户虽然一时手头紧张,但也千方百计如期偿还。但有时遇到棘手问题,也让人一筹莫展。许河乡董园村董铁炉的一笔农户小额贷款,已于2011年12月份就形成逾期。由于该村距兰考县城50多公里,农村交通又不方便,催收一趟十分不易。为清收这笔“老大难”农户贷款,2012年8月份,闫结实顶着36度的高温天气在董堂村连续蹲守三天三夜。期间,他接到家中电话,母亲病重,已经被送往县医院治疗。逾期贷款没有收回,母亲病重自己又不在身边,闫结实急的蹲在贷户家门口,掩面而泣。“男儿有泪不轻弹”,也许是被闫结实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该村村支书及街坊邻居纷纷凑钱,替董铁炉偿还了全部贷款和罚息,并找了辆车连夜把闫结实送回了兰考县城。在农户贷款不良居高不下的市场形势下,闫结实同志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没有一笔不良,出色地完成了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风险控得住的管理目标。

规章制度一定要给农民朋友讲清楚 

  真心诚意打造铁的服务

  为更好的服务客户,闫结实发扬农行“背包下乡”的优良传统,积极上门服务,把握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发放贷款。多年来,闫结实对自己所管辖的农户已经非常熟悉了。谁家有个冷暖病痛,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他都了如指掌,对于农户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也能够及时处理并提供帮助。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给每个农户都留了一份,谁有问题都可以随时和他联系,老乡们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家人。2012年,南彰镇李堡村一个叫张西军的农民,曾向多家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均遭拒绝。求贷无门,一筹莫展之际,向农行提出了贷款申请。闫结实查明张西军贷款遭拒原因是他个人征信有一期逾期记录。在与张西军交谈和走访中,闫结实了解到该客户是个品行端正、能吃苦、敢创业的人,贷款出现逾期的确是板材加工时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所致。对该客户,闫结实于2012年年底为其办理了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及时缓解了客户资金压力,使其抓住了板材市场商机,生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贷款到期后,张西军主动归还了全部贷款,并将其所有资金转存农行,成为农行忠实的高端客户。

  以身作则引领铁的队伍

  闫结实很少向单位提及家里的困难,可有时候,看着85岁高龄的老母亲颤巍巍地在院子里,忙东忙西操持家务;患病的老父亲体弱无法下床,而自己却不能为他做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闫结实心里在流泪。2014年儿子参加高考,闫结实也因为“惠农通工程建设”验收,而没能陪上哪怕一小会儿。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尽管这样,闫结实却没有半点怨言,因为工作中他一直怀揣着感恩之心,他觉得,只有在工作中,才能让他感到如此被需要,才能让他感到生活如此充实。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他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农行事业。闫结实常说:作为一名农行老员工,应该给年轻人做好“样子”。只要工作需要、领导认可,我就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虽然时间长了、年纪大了,有时候精力会有些跟不上,但只要在农行工作一天、一刻,我都不能说“不中”。有新知识、新业务还得学,有年轻人还得好好的“带”,把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只有这样,咱们农行的业务才能发展,才能壮大。

  沧海中的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亦能反应出一个人恪尽职守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面对成绩和荣誉,闫结实没有丝毫的骄傲。相反,他把荣誉当成标杆,把成绩当成规尺,始终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去约束自己,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农行,奉献着自己的那份力量。

  通联:农行开封分行办公室 郑保国

  地址:开封市金明广场金穗大厦

  邮编:475004

  电话:0371-23852200 15194608759

相关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