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19:02 来源:映象网 查看原文
映象网讯(记者 阮海峰)10月19日,映象网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自11月1日起,河南省公安厅面向全省公众推出的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将正式上线运行,届时,包括户籍、身份证、出入境证照以及车辆入户、驾照等154种公安业务的查询、预约、办理,将陆续开通。
154种公安业务网上办理将陆续开通
19日上午,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目前该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11月1日,将正式上线运行,届时,公安机关将具备上网条件的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科技、消防等六种与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安行政服务事项,纳入到该“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中。
未来,群众可足不出户,通过登录互联网“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或手机“河南警民通”App软件,即可初步实现户籍、身份证、出入境证照以及车辆入户、驾驶证办理、技防管理、消防业务等154种事项的网上办理、网上预约、政策查询、办理进度查询等多种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服务事项,将在11月1日起至明年上半年陆续开通。
另据了解,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要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今年8月,省委书记郭庚茂主持召开会议,在省委省政府层面对全省“互联网+”行动进行研究和部署。前不久,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也强调,要切实加强“互联网+”便民服务工作,让群众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
一年下来能替老百姓省下来8亿元
目前,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已完成硬件设备安装和软件开发工作,并通过专家验收。
在建设“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的同时,河南省公安厅同步建设了省、市两级公安机关互联网门户网站群,“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作为其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链接在门户网站群中。此外,研发了手机版“河南警民通”,使违章信息推送、证照办理进度提醒等70%以上的平台功能能够在手机端实现。
据悉,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具体将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11月1日,面向全省公众正式推出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将所有公示、预约、查询类事项纳入平台,提供服务。
2015年12月底前,全面建成“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应用支撑体系,并推出手机端APP、微信、微博、在线支付等服务。
2016年12月底前,分两批将公安机关能够上网的所有受理和办理类管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为全省公众提供互联网在线服务。
“作为河南公安机关,全面推进“互联网+”,将为公安管理服务创新带来新机遇,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交管、户政这两大项为例,经估算,这两项业务的服务项目全部上线后,网上年办理量能分别达到2100万笔、1200万笔,通过业务改革、精简环节、减少收费,一年下来,能直接替老百姓省下来8个多亿。
上述负责人表示,再算上老百姓在出行、误工等方面付出的费用,以平均每笔10到20元计算,一年下来,又能为老百姓节省开支5个亿以上。
为群众服务不限时
今年7月17日,在省公安厅召开的全省公安局处长座谈会上,时任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党委书记许甘露首次提出“互联网+警务”模式,明确要把交通、治安、出入境等业务,最大限度地应用互联网手段来解决问题,不让老百姓多跑腿。
许甘露在会上指出,互联网+交通、出入境、治安等服务,就有了公安行政管理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就有了河南公安的好形象。他表示,“凡是公安业务能够应用互联网的,就最大限度地应用互联网手段来解决问题”。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称,“河南公安将通过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或‘河南警民通’App手机软件两大平台,为广大老百姓提供真正的‘5(工作日)+2(双休日)’、‘白天+黑夜’、不限时间、跨区域服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