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美丽乡村:新郑泰山村

2016年08月17日 14:35   来源:映象网 查看原文

  泰山又名太山,史书称之为西泰山,以黄帝臣太山稽之名命山,辖7个村民组,共458户1730口人,其中党员56人,全村耕地面积2800亩,荒山、荒沟1588亩,村庄占地812余亩。北距郑州15公里,是郑州南大门的一颗明珠;南距新郑市22公里,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花蕾;距107国道仅3公里;距国际机场仅20余里;102省道、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和郑尧高速公路擦肩而过,开通有每30分钟一班至郑州的公交班车,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泰山村的生态环境

  2008年村“两委”班子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参观、深入学习和开展大讨论,放宽了眼界,打开了思路,统一了“以孝治村、文化强村、旅游活村、林业立村、生态富村、科技兴村”的思路;投入了500万元新打机井10眼并进行了全部配套,埋设管道1万多米;投入200多万平整44多个石头坑后,恢复山体200多亩,并且进行了荒山荒沟4000亩绿化工程,栽种各种杂果林木1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广,满眼绿色,花香鸟语,自然与乡村人家相映成趣,既有都市余韵,更不失乡村质朴遗风。使泰山村自然景色成为一个合格的绿色氧吧;投300多万元资金把过去没有办法回填的大石头坑建成蓄水量万方的蓄水池三个(并取名为日潭、月潭、天池),成为了泰山村的水上乐园;现在泰山村环境优美,山灵秀,水清澈。初步形成“村在林中现、房在林中建、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的宜居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

  村两委投资4000余万元,修建了三环八纵道路网20余公里(属省级二级公路);投资600元万元,打深水井12眼;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小学和幼儿园共计1500平方米;投资300余万建设村两委大院和文化大院1600平方米;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文化景点5个;投资200余万元建设生态景点(含全村各果园);投资 250余万建设社区医院2400平方米;现在1、2、3、5、6、7组的村民新居已建成搬迁入住,4组有望在2017年年底全部回迁到位;现在我村投资600余万元建污水处理厂两座,污水管网2万多米实现户户通,路灯1100盏,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全村监控700余套,达到监控无死角,斜坡护砌等;建天然气站一座,实现了家家通天然气。为了更好地发展村庄的自然和生存环境投入了200余万元购置了工程绿化车三台、巡逻车一台、大巴2台。

  泰山村的风土人情

  泰山村村民性情醇厚,五千年前,我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大会诸侯,擎龙旗、制国策、定国都、设历法、封诸侯,初步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大业。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历来就有“东泰山观日出,西泰山来祈福”之说,给这座圣山增添了许多灵气,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黄帝文化、中国龙文化、溱水源文化(郑韩文化)、汉代马武文化、一把手文化、美女文化、神童文化、太和文化、东岳庙文化、地宫文化、泰山石敢当文化、廉政文化、千稼集等,如一颗颗璀璨的的明珠散落其中熠熠生辉。来到了泰山村,可以知道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人文精神

  泰山村为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发展后劲,投资250余万万建设社区医院2400平方米;投资300余万建设村两委大院和文化大院1600平方米;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培育新型农民, “两委”通过与升达大学开展“院校”共建活动,引进企业策划和管理专家到村里任职等途径 ,不断向村民传授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了农民闯市场、求发展的勇气和干劲;泰山村“两委”还着力实施“培养百人带千人发展战略”,发动村里现有“能人”和“荣誉村民”与普通村民开展结对帮带活动,采取帮教育、帮技术、帮资金、帮项目的形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为了村民及外来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全村安装监控700余套,达到监控无死角。建天然气站一座,实现了家家通天然气。为了更好地发展村庄的自然和生存环境投入了200余万元购置了工程绿化车三台、巡逻车一台、大巴2台。

  经济活力

  按照“以孝治村、生态富村、文化强村、旅游活村、科技兴村”的思路,九个自然村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一村一产业”的不同格局。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的成果有群众分享。走集体发展共同致富的道路,目前泰山村的“一草一木”都是集体所有,集体资产达1.9亿。

  以主导产业旅游带动相关的副产业。培训:拓展培训、高端培训、老年人长寿培训。拓展培训可以带动农家宾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家庭式养老中心:群众的房屋改造后,由于城里人工作忙,没有时间照料老人,让城里的老年人到农村来养老,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更让老年人在古稀之年感受到家的温暖; 让游客在1500亩的小杂果基地尽请放心的采摘水果,农事体验,春耕秋收,田间散养捡蛋等;产品的开发:依据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开发比较丰富的旅游产品,(泰山村吉祥石“泰山石敢当”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200-500名农民的就业,年人均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三个产业初步走上了经营轨道,三大产业同时带动了农家宾馆、农产品加工业、酿酒业、餐饮业、超市等10几个小产业的发展。

  最终实现“家富、村美、民乐、人和”。

相关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