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7日 08:4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查看原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欢
焦裕禄纪念馆
深秋的蒙蒙细雨飘然洒向中原大地,站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前,采风团的记者们不由得联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的一句:“把泪焦桐成雨。”
自从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兰考这顶帽子一戴就是15年。2013年底,兰考还有7.94万贫困人口。短短三年后,兰考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了1.27%,符合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的退出标准,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河南省政府批准,在2017年3月推出了贫困县序列。
是什么精神让兰考三年大变样?我们走进焦裕禄纪念馆寻找答案。一幅幅焦裕禄带领六十年代的兰考人民大战风沙的场景展映在眼前,我们要寻找的答案也逐渐清晰,那就是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战中,兰考人民再次拿出了当年防风固沙战天斗地的精神,在河南率先摘下贫困县的帽子。
焦桐
焦桐下,讲解员正在给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党员干部讲述焦桐的故事,他们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深刻领会“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并把它实践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如果发扬焦裕禄精神是兰考脱贫的内在动力,那么拓展扶贫模式就是兰考脱贫的具体表现。比如独辟蹊径的爱心超市,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9月26日下午,采风团的记者们来到位于兰考县谷营镇的爱心超市。这是一个特殊的超市,超市里货品琳琅满目,以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为主。可是,这些东西却不能用钱买,而且一般人还不是它服务的对象。它的服务对象是谷营镇的贫困兜底户和生态环境改善户,物品是需要贫困户们用积分来兑换的。
“每个贫困户一开始给30分基础分,这周你理次发可以积10分,下周你全家人洗个澡积10分,打扫打扫自家院落能积分,为保持村容村貌做贡献能积更多分。”谷营镇党委书记郭戈向记者介绍积分规则,“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要求,但是也打消了很多兜底贫困户等靠要的落后观念,我们用这种方式调动起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积极性。”
在爱心超市兑换物资的黄大娘
说话间,霍寨村的黄大娘拿着自己攒下的50分前来兑换物品。黄大娘今年65岁,儿子数年前因车祸离世,儿媳撇下两个孙子外出打工一去不回。抚养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孙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和老伴潘大爷身上。现在有了政府给4口人办理的低保,原来为了生计耕种的10多亩地也流转出去了一部分,日子还过得去。
黄大娘最终选择20分兑换了一袋面粉,这够她和大爷好几天的口粮了。对于爱心超市的货物来源,则主要来源于爱心企业家的捐赠。“目前我们店里的货物价值七八万元,头批企业捐赠的价值20万元的货物我们并没有一下子备齐,而是根据贫困户们的需要来及时调整货物种类。”郭戈说到,“全镇130多户贫困兜底户和改善生态环境户,刚刚开业1个月就已经有60多户来兑换物资。”
爱心超市里的心愿墙
在爱心超市的心愿墙上,看着用户“需要热水壶”的留言和“热水壶已到货”的回复,不禁让人心生暖意。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可能就是兰考扶贫工作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