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智库河南

【演讲摘录】宋向清:企业要成为行业领袖 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2018年08月21日 11:46   来源:映象网 查看原文

  2018年8月11日,中国慈善总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企业观察报社等单位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企业慈善公益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宋向清应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该演讲内容已被中新社摘录刊发,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摘要刊登。

  今天我讲四层意思。第一,中国慈善公益事业有进步,而且进步很大。第二,中国慈善公益事业有差距,而且差距不小。第三,做慈善公益事业有成效,而且成效非凡。第四,做慈善公益事业有办法,而且办法得力。先讲第一点。

  一,纵向看,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进步很快,中国企业道德育养体系逐年完善,中国社会道德水准逐渐提高。

  大家都知道,今年五月十二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学堂发布了中国首版自然人品牌价值榜,也就是华德榜,用中华传统价值观作标准评出最有价值的中国人。与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富豪榜是完全对冲的,他们评的是最有钱的人,我评的是最值钱的人。开展自然人品牌价值研究在中国这是第一次,在世界也是第一次。

  自然人品牌价值研究课题组在对中国企业家群体进行道德水准计量评析时发现,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涉被诉讼案件615个,被诉讼率为1.23%,败讼率7.2%。而在2000年500家最大企业涉被讼案件是3042件,败讼率14.9%。两组数据对比不难看出,中国企业道德水准提升较快。

  慈善公益是企业道德的一个方面,且开展慈善公益的企业信用更高,被诉讼案件的数量和败讼率相应更低。因此被诉讼案件和败讼率数据大幅度降低说明,中国企业慈善公益得到更多的响应和更好的普及。

  二,横向比,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企业道德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全球企业五百强涉被诉讼案件308件,被讼率0.62%,败讼率4.4%。被诉讼案件数量比中国五百强企业减少307件,被诉讼率降低0.61%,败讼率降低2.8%。说明国际知名企业更加重视诚信,违约现象相对较少。数据的差距至少可以提醒我们的企业,心怀慈善之念,善尽社会责任,企业更容易获得认可,做强做大。

  三,慈善公益与经营效益不矛盾,善尽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不矛盾,慈善公益是企业建立强劲盈利能力长效机制的最佳投资方式,效用非凡。

  2016年中国市值500强企业涉被讼案件615件,涉被讼率1.23%,败讼率7.2%,而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被讼案件42156件,涉被讼率5.2%,败讼率26.5%。在被讼率和败讼率两组数据中,市值五百强企业均小于规模以上企业,大企业为什么被讼率低,胜讼率高?显然,与他们的道德体系建设关系密切。道德体系越完善越容易做大,也越能使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更加有利的社会地位,更加有利的政治地位。

  四,中国企业要比肩世界五百强,必须进一步强调企业公民综合素养的打造和提升,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慈善公益与企业效益不是想对冲,而是相助升。慈善无标准,大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人都可以做。慈善可以提升品牌,收获信赖,赢得市场,增加效益,扩大规模。企业效益和规模的壮大,又可以助力慈善公益。如此,则企业可以驶上发展与公益相携共升的良性循环轨道。

  中国企业要打造百年老字号,要成为行业领袖,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企业之德就是兼顾国家和民族,企业和社会,员工和公民等多方面利益,不但做到不逾越法律,而且要标高企业行为准则,在法律义务之外善尽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做全民族的守护者,而不仅仅是资本方的守护者。

  (二)企业之智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创新性结构,要向智慧要财富,向创新要动能,这是中国企业目前依然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央提倡打造创新性企业,给足了政策支持,企业应该抓住。

  (三)企业之体就是规模、厂房设备、资金、人才等,规模就是企业的块头,像人一样,多高多胖等,厂房设备等就是企业的骨架,资金是血液,人才是企业的神经中枢,这些方面是中国企业最重视的,也是我们的长项。

  (四)做到这三点,则全社会价值观将逐渐归位,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将日益光大,所有的企业公民和企业家群体的社会责任将大幅度提升。

相关推荐
图片推荐